其他
活动回顾︱大咖齐聚,共话“寂静的形式”
△立方设计合伙人向大庆先生现场致辞
演讲实录
演讲人:汤桦我记得我们当时念书的时候,中国建筑界经历了从传统的现代主义入手学习建筑学,然后到了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很多不同流派在中国建筑学领域里过了一遍,后来美国的建筑学家就评论说,建筑学来到十字路口。今天它更是在一个非常大的十字路口,因为这个十字路口想象的空间是如此之大,海外学子带来的建筑学与我们这一辈的建筑学有非常大的差距,我非常尊敬我们共同的建筑学。
把我自己的建筑学与大家分享——讲六个场景,再讲六个项目。记得我的一个中学的朋友知道我考上建筑学之后他说太棒了,建筑师是那么人道的工作,那么仁慈,建造房屋,造福人类。多少年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建筑和城市许多基本的疑问,成为一种日益纠结的困惑,但无论如何总有一些东西在感动着我们。有些场景、场所、空间在心头挥之不去,就像精神的地标,就像理想的灯塔。
第一个场景:自然
这是一个特定的环境,是在80年代的嘉峪关。那个时候我做研究生毕业论文调研,从重庆坐火车,一个人千里走单骑,走遍中国,很有意义,走到西北时就离开铁路线,沿着地图上断断续续的的古长城遗址走。没有火车,但有各种各样交通工具,有拉木头的汽车,有军车、牛车、马车什么都有,那个时候学生一个人又很穷。三个月从重庆出发先南下到海南岛,沿海岸线再北上至北京,再往西走一直走到新疆又回到重庆,这么一个路径,全部能省则省。那些地方本地人不拿我们当外人,经常住老乡家里,还管吃喝。有一天走到嘉峪关,它是在戈壁滩上远远的一个关口,远处地平线上的一个城楼。在火车站的旁边。看见了起码花几个小时才能走到。走到戈壁看到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祁连山的雪峰,突然一列蒸汽车头拉着煤在离我十几公尺的地方呼啸而过,吐着浓烟惊天动地,好感动,像西部电影一般,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场景,自然美学、人文景观、机器、人类的渺小融合在这个场景里,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不知道大家在戈壁滩上走过没有,戈壁上的尺度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戈壁滩上你看到地平线上有一个人,到他那个位置基本上要花六七个小时。这么大空间的尺度,宏大让人震撼。
第二个场景:学校
这是我和朱总去柬埔寨偶然看到的。吴哥窟暹粒原始森林里人工化的巨大的寺庙,壮观精美的雕刻,热带雨林,华丽而神秘。转过身来看到这么一座学校,只有两间教室,极其朴素。柬埔寨是一个热带国家,没有空调,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全部开敞。我们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老师不在,学生们在玩耍。这让我想到路易斯康的那句话,一个学校的精神原点是一棵树,有人在树下讲课,这个东西就变成我们今天学校的原型。所以我们所有的学校都来自于康的这颗树,不论这个学校被设计的多么前卫,多么酷炫,剥离掉外面的这些东西,最核心的还是这棵树。当时在这个地方我觉得特别感动的就是两点:一点是我看到了学校的核心灵魂,就是这么一个“树”的空间。第二个是同学们那么健康那么活泼,柬埔寨刚从战争中恢复过来,那么贫穷,遍地地雷,同学们还是穿着漂亮的校服,学校还是那么有学校的精神。刚结束战乱的环境下,孩子们快乐读书,教学空间精神不灭。
第三个场景:民居
民居是我一直很喜欢探讨的一个话题。四川的罗城是一个非常具有川西特色的一个古镇,也让我对于民居和乡土建筑有了新的探讨和想法。罗城,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完整,像一艘船一样。你可以看到这里面有戏台、牌坊、骑楼,骑楼的下面有茶馆,人们坐在里面喝茶,戏台的两侧有很多商业。骑楼的设计很有意思,商业和居住融合在一起,而且和广东的骑楼还不一样,进深特别大,人们可以在通道的部分坐下来喝茶。我们当时去到罗成,还对当地的一些民居遗迹进行了一些勘探,测绘了它的平面图。
第四个场景:城市
香港维多利亚港是我最喜欢的、对我教育很深的城市空间。我喜欢香港,是因为她有极大的多样性,她复杂,三教九流都存在,有高楼大厦,有混乱的部分,她并不追求一种洁癖的城市规划,也有很多很本土化的建筑形式,也有非常多的美食。因为有极大的多样性,它有生根于本土的各种各样的建筑形态,不追求统一的美学标准。
第五个场景:乌托邦
印度昌迪加尔一个乌托邦的城市。刘易斯芒福德说:“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乌托邦的影子,那么这个城市就不值一看。”大家知道乌托邦是被批判的。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个批评是:柯布西耶为一个连自行车都买不起的国家,建造了一个汽车尺度的城市。我前年去了一趟,她的平面布局,超级街区,那几栋标志性的柯布的建筑……使我很受教育。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柯布把街区的划分与印度的种姓制度联系在了一起。这个城市主要是公务人员和服务员居住,60多年城市和人口规模没有膨胀;也是动物的天堂,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绿化非常好,是我们今天想要建造的绿色城市;他的住宅的分配体系也体现乌托邦的精神,不允许卖卖,按照职位进行分配,商业建筑的逻辑跟我们今天的商业建筑完全不同。昌迪加尔的最北边有一处水面,远处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剪影,也是昌迪加尔最大的公共空间,每天傍晚都有很多居民到这里来休闲散步,所以说昌迪加尔是一座理想主义的城市,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尽管我们以前不相信乌托邦,但是我们来到酒店,服务员第一句:“欢迎你来到柯布西耶的城市。”这一句话却使我们深受感动。
第六个场景:日常建筑学
属于民居的范畴但是和民居又有不一样。我们的建筑史建筑课本很多提到的是那些宏伟的“正式”建筑,提到的建筑师都是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建筑大师,但很少有人提到那些城市中不起眼的普通的住宅,民居,这些东西也非常有意义。例如你看这个房子的顶部是薄壳结构,到今天这个结构都是非常先进的结构。有一次我坐飞机到重庆,飞机快要降落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片屋面,是蓝色金属板搭的,我觉得很有先锋设计的意思。飞机再接着下降,发现,这不是经典的解构主义的形式吗,而我们的建筑工人随意的就搭出来了。90年代末还是20年代始就对深圳的城中村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是深圳重要的遗产,现在由于我们的规范法规等不可能再产生这种空间了。深圳城中村空间作为历史的印迹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和生命力,带给我们丰富多样的空间教育。
汤桦老师精彩的演讲后,在学术主持汪原的主持下,嘉宾们围绕“寂静的形式”汤桦建筑设计理念开展了对谈环节。
精彩观点
孟建民
现 场
刘家琨
线 上
刘家琨:我跟汤桦是同班同寝室的同学,而且大学4年基本上是在同一个寝室。我熟悉他的才华,和隐私(笑)。汤桦在刚入学还没有进入设计的时候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跟大家一样,是个普通的学生。但是开始第一次设计课的时候 —— 我记得是一个书亭 —— 第一次的作业就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形式感:因为所有的同学几乎都还在做一些望文生义的事情——做一些隐喻啊,比如说要做一本书,有点象形的状态。而汤桦就做了一个很简洁的亭子。他直接就进入了那个最终的形式感。关于多长、线条要怎么样,在第一个年级里第一个课程就脱颖而出。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天赋。谁也没教过,上来就能抓住一个精髓,这肯定是天赋。后来几年的学习中也是一样,当时学校的图书馆是不能进去的,我们有时候也想办法偷偷进去,我觉得我们看书的时候看不见似的,但是汤桦每次看书就收获满满。包括画图、包括学一棵树的表达,他都看在眼里,然后落实到他的图纸上。有时候我们看到这个东西好像看见过,但是自己记不得。汤桦已经可以很清楚的记住,并且把它截取下来了。所以与生俱来的形式感和才华其实一直是汤桦的法宝。他不用费很大的力,就可以基本上让全班的同学望尘莫及。大学毕业以后我基本上就没碰过建筑,跟汤桦的联系也变少了。大概那十年间,他突飞猛进。我只知道汤桦成了重建工的学生的偶像:这一批学生的偶像,那一批学生的偶像,一直就成为偶像。我基本上没有在这个圈里混,因为是同学,所以就断断续续的隔一段时间就听到一些他的消息。这么过了大概有十年左右吧,到了1993年那个时候,我本来是想改行,而汤桦又把我带回到建筑学来了。我重新进入建筑学有汤桦的几次推动。第一次就是1993年,我已经准备改行了,汤桦在上海办一个个展,我也就去了,毕竟是同学嘛,也不好意思不请我吧(笑)。所以我就去了汤桦那个展览。作为一个个体的建筑师做展览,我觉得也许在中国是第一次吧,在我的印象里是第一个。那个展览呈现出来的一些精神气质方面的东西其实对我很有触动。十年间我一直都把建筑学看作是一个工程学方面的东西。上学也没好好学,干活也没好好干,所以对建筑的理解越来越浅,并且越来越遥远了。而汤桦这个展览把我带回到了建筑学应该有的语境中。参观完汤桦的展览以后我去南京。在去南京的火车上,我现在想来有一些朦胧觉醒吧,我就看着车窗外的许多东西突然发现有感觉了。所以我拍了很多照片,模模糊糊的照片,因为在火车上。我现在看的那些照片我都记不得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拍,在拍些什么。那是一种觉醒,对建筑学的感觉重新回来 —— 也不叫重新回来吧,以前我就没什么感觉 —— 对建筑学的那种感觉好像突然有了。这是汤桦对我的第一次推动,回来以后我就想做建筑了。我的第一批作品,艺术家工作室系列,汤桦听说我在做,就来关心。到成都出差、回家都要约一下,要看看进展。因为我是半路回家,从头开始摸索,也不是个正经活,汤桦和杨文炎他们就经常聊起这个事情,经常来督促我,让我觉得还挺有信心的。汤桦的鼓励让我加快了速度,并且有信心往前推进。艺术家工作室建起来之后,汤桦又开始电话催,说我应该发表,应该去写点什么。所以我进入建筑学以后,第一篇发表的文章叫《叙事话语和低技策略》,编写出来以后是汤桦推荐给王明贤跟我认识,并且发物料过去,要开始发表。本来我有点拖沓,也没什么信心。汤桦说你要是再不发这个文章,我就拿去发了。好吧好吧,然后就交给汤桦,其实是他来像经纪人一样推动这个发表。这又算一次推动。然后我在设计院做建筑做了两年,我又想自己做工作室。那会儿自己做工作室是很少的。我没有经验,很多事儿我都不知道。甚至连自己做工作室事务需要资质这种事我都不知道。还是汤桦,帮我联系的北京的尹攸周和张华他们的事务所,让我挂靠到那儿去。因为他们知道很多事情,其实是教我开始起步。我就是这样回到了建筑,走上了建筑的“不归路”。我开始做建筑了,经常和汤桦一起探讨。还是那个模式,汤桦约我,然后我把做的一些方案给他看,他提一些意见,大概有这么十年的功夫。其实我们都是以他为目标,在追赶他。(基本上就是这样吧),因为我知道那个天赋没什么道理,长一点,短一点就到那儿了,我也能理解,虽然语言不多,没有太多言语上的阐释,没有一些理论上的文章啊什么的。只谈高矮长短尺度,这儿还差一点,那儿差不多了,就像两个画家在聊笔触一样,但是那样就能知道你怎么想的,你怎么表达出来。因为建筑师最大的问题就是想了很多,但词不达意。说明写的很好,但再一翻看,那个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汤桦就没有那样的问题,看一眼就知道要干什么了,然后怎么样干得更好,提一些意见。这是我做建筑以后我们经常进行的某种活动吧,非正式的。还有正式一点的就是:我、汤桦还有饶小军一起“拷问”,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是怎么表达的?“拷问”没有持续下来,如果持续下来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批评的方法。现在经常都是做理论的在和建筑师探讨,有时候他不会探讨到某些刚才我说到的直接的点上。说了一堆,但是和做的那个东西,我觉得很多问题有关,也有很多问题无关。设计有时候是一个挺原始的能力,并不是事后用理论来进行归纳的,但是就是当时有感觉,然后怎么来传达,是这么一个事情。我就觉得需要有这样建筑师和建筑师之间的这么一种纯粹的语言,建筑艺术的某种对话。现在多少年没见过了,所以我还挺怀念那段“拷问”,“拷问”得汗珠子都下来了,但是特别好。我们就这样探讨,并且以他为目标。有几年我觉得汤桦有点停滞。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停滞,有时候我说好啊,你在那等等我吧。停滞有很多原因,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自己的某些心理原因,有些时候,人会为自己的才能所困,我觉得有可能是这样的。汤桦太容易了,我们在学校里,或者在早期的实践里面,我自己感觉我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做的事情,他就很轻松的做到了。当然这个对我是一个刺激,而对他也未必刺激,太容易他会厌倦。不知道汤桦那几年停滞是因为厌倦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是隐私还是怎么我不知道,反正现象就是那样的,因为有几年他在说的话都是几年前我听过的话。我想要说说他,但说也没用,一个人内心的状态不是别人三言两语就能点到的。但是最近些年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我觉得汤桦心理上有种东西解决了。这事儿是不是跟汤孟禅回归建筑有关啊?反正我觉得他回到成都来跟我们聊天,我觉得他的内心变得饱满起来了。而且整个人开始冲动、开始活了。之后我就感觉到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在建筑上很漫长,并没有马上表现在作品上,但是就这么过了两年,我看他做的东西,他身上的那种与生俱来的形式感和才能慢慢又很饱满的发挥出来了。他早就在很多人之上,这么多年别人在追赶他,他自己停滞了一会儿,然后现在很多作品都是在某个水准之上的,而且有这么多,还能保证那样恒定的质量。没有往下掉的,有一些往上的,能看出他到了那个很多人退休的年龄,却是青春焕发,终于把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和各方面的能量带出来了。这是让我非常感动的一件事情,也让我很有信心。前段时间汤桦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些东西,我在后面跟了一句话,我就把这句话作为我这个发言的结尾吧。这句话就是“汤桦回来了!”
朱 涛
线 上
朱涛:汤老师在有方的访谈中说我“很会宣传”,我想改个说法:我很重视建筑话语的营造和推广——这样听起来更正面一点。营造和推广话语的最根本功能,对我们专业而言,当然是推动学科建设。但对外也有很多意义,比如很直接的,让建筑师的思想和才华被社会认识到,反过来帮助他们推进实践。还有更广泛的,让业界和大众都意识到明白建筑是一种动态演变的文化,它要不断和其它文化思考者实践者对话。93年我策划的那个上海展览开幕的同时,我们还办了一个 “21世纪新空间文化研讨会”。当时请了20多个当时中国优秀的哲学家、艺术家、作家、诗人等等一起探讨:下一个世纪,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新空间”?实际上那是很早的一次促进建筑界、艺术界和思想界的一次交流。我觉得这种做法应该继续坚持。也许今天的挑战更大了,虽然资源比以前要多很多。我们在93年上海美术馆做展览时,程序好简单——好像就是付3000或5000元场地费,所有的展览物品我们自己准备,美术馆根本不管。模型、展板都是在深圳做好,直接运到上海布置在现场。当时我还没听说过“策展”这个词,也没有任何资本参与。花几千元场地费和几万制作费,加上文化热情和一些理念就成了,非常干净。现在干一件事资源很多,背后的欲望也会很多。有时候让你搞不清楚这件事情的真正意义和述求是什么。也许这是今天的文化挑战吧——信息、资源、欲望太多,清晰、坚定地做事的难度反而大得多。回到今天这个展览,我想回应一下。标题为“寂静的形式”,可分两个层面理解:一个是比较浅层的“表面上看起来安静的形式”。汤老师的作品形式总是很有张力的,但他总是要把建筑画画得很安静,想表达成一个个“安静的形式”。也许他希望注入一种文化气质,表达对商业主义催生的浮躁低俗时尚的抵抗——这是大家比较容易看出来的。第二个层面,汪原老师和汤老师都写了展览文字,是关于专业本身,关于如何潜入建筑学本身进行探索。我更关心后一个层面。我想今天远程给大家做一个快速导览。我不在现场,就按我自己的想法瞎说,不负责任。我觉得寂静不是纯粹的沉默,是超越这个时代的浮躁和聒噪,潜心与传统和现代对话。我想特别用汤桦老师对建筑的表现来阐明这一点。具体而言,我邀请大家仔细品味一下12个作品中每一个作品所展示出的第一张图——关键图(key image),来思考一下我说的“寂静”和“对话”的意思。汤老师是个控制狂,他绝对是精心选出这些图片的,而不是偶然粗疏的决定。我说的关键图把建筑摄影和建筑画都包括了,它们都是关于建筑的理想“构图”,或者说关于建筑意境的理想表达。12张作品关键图可分三类构图。第1类是斜角双灭点透视。它有什么好处呢?首先让建筑立面的灭点消失在建筑之外的某两个地方,但这并没有压抑对建筑的表现,反而经常会更夸张的表现建筑的形式。因为汤老师常喜欢用大尺度的尖角、斜角营造剑拔弩张的形式感,因而斜角双灭点透视会让建筑的轮廓线显得更强势。同时,建筑的环境往往空旷无人,或很少人——这是汤桦特色。回到1980年代,汤桦的这个“黄太阳”奠定了第1类建筑画模式。两个灭点消失虚空、虚无,或者说减到最少的一个环境空间状态。这样也反衬出建筑轮廓线的夸张斜角和挺拔力度。这体现了80年代建筑师对现代建筑形式的憧憬:挺拔、洗练、刚硬,矗立在地平线之上。此外,汤桦还有一大创举:用“虫子视角”画建筑——视角放到象虫子视角一样低,低到地面上,于是通常地平线下面连带的地面深度全部坍塌成一条水平线,而建筑便矗立在一条“归零” 的地平线上。这种斜角双灭点透视画法,除了汤桦的创新外,背后也有建筑文化的传承。巴洛克时期欧洲艺术家做的舞台布景,很多采用这种方式。即使对称的东西,这样侧面一画,也会显得富于动感。这传统影响了很多现代建筑。比如包豪斯校舍,如果你正面去拍照,建筑形象就会显得很蠢,而实际上你也很难找到建筑正面,因为这个建筑在设计上就是特意强调从建筑转角,以对角线视角来观看,来体会建筑的动感。第2类构图是更古典的正立面单灭点透视。这种画法,再加上虫子视角,凸显建筑正立面的纪念碑性。这画法同样可回到1980年代,大家看汤桦的沙坪坝双银行表现图。即使建筑在上部努力协调周边建筑的不规则关系,地面也有复杂的地形起伏,但他还是用“虫视角”和中心单灭点透视,以弘扬建筑面向街面的正立面和其中隐含的总体对称秩序。一个建筑师有意识地选择某种方式画建筑,不光关乎他自己如何表达自己的设计,同时也关乎他在有意识地选择从哪个谱系进入建筑史,与哪些建筑传统对话。没有这种历史意识的建筑师就是没有文化的建筑师,不可能成为好建筑师。一个仅仅靠自我的才华、“灵气”,或者偶然性灵感创作的建筑师不会成为一个好建筑师。回到中心单灭点透视这个传统,这显然是文艺复兴的创举。这一发明引来了一整套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影响。这种传统同样也进入现代建筑,比如柯布西耶就深受影响。他的很多1920年代的别墅设计和晚期的昌迪加尔议会厅设计,都是强调古典的正面性,很多甚至隐含对称秩序。第3类构图是正面平行投影轴测图。我这里几乎想讲一句极端的话:也许今天还能静下心来画这样的图的,才是探讨建筑的建筑师。看看今天大量的建筑表现,与1980年代相比,心智上有多大变化吗?没有,只是技术上变化而已。在1980年代,那些不关心建筑的建筑师醉心画的是蓝天白云和一堆堆无关的树、很多兴高采烈的行人。今天只不过用电脑来画而已。而画这样的正面平行投影轴测图,基本上不是为了取悦公众和甲方,而是在探讨建筑自身的构成,这时建筑师进入对建筑学本身的探讨中。为什么轴测图这么重要?我们再回到建筑传统,因为轴测图是三维的平行投影,可以反映一个建筑在三维方向上的真实尺寸。轴测图大规模的用到建筑上,应该是法国中世纪的切石术。工匠们需要用三维的平行投影,精确画出每块石头的复杂形状,才能建造出大教堂。所以轴测图的其实是一种工程技术表现方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很多机器发明图用轴测画。中国的界画中出现大量的轴测图或近轴测图,其目的也是为了精确表达建筑或家具的规则几何形状和尺寸。到了20世纪,荷兰风格派画家Theo van Doesburg这批人把轴测图系统引进到建筑学,蕴含着一个巨大思想转变:建筑设计不再追求外在透视效果,而更在乎其本身内在的形式构成关系。因为轴测图的长宽高尺寸是真实的,因而可以帮助建筑师真切推敲和表现三维的构成关系。换句话说,轴测图不是建筑“效果图”,而是设计的探索和表达图。可能轴测图对甲方来说毫无吸引力,但这是帮助建筑师自己探讨建筑学语言的一种有力手段。说了很多建筑画的问题,我最后说说人。刚才汤桦说了很多人本主义的东西,娟娟发屋、民居、日常文化、在小学里的小朋友们,等等。但我觉得他的建筑从根本上是反人类的。因为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把建筑强化为纯粹形式,或者说纯粹物体。汤桦的建筑画中,要么完全没人,要么有一两个孤立的小人,在空旷中迷失掉了,或者仅仅陪衬一下空间(尺度人、配景人)。汤桦这种反人本主义意境在80年代让当学生的我如醉如痴,到现在仍强烈吸引我。但我对他今天的一些建筑尺度和内容有所保留。比如说刚才他介绍的那个几百米长的会展中心宴会厅,我个人就会觉得就功能而言是个奢靡庸俗的项目,要是我的话会拒绝掉。但他仍能有胃口把它吞下来,做巨型钢构,外包木构。这样的建筑还能称为“寂静的形式”吗?我总结了一下,前面讲的三类画法,是建筑师有意识地与建筑的传统和现代对话的媒介。而今天建筑学价值的流失直接表现在很多建筑师不会画“建筑画”。他们向甲方汇报和在学校里汇报、和同行间的交流的表达方式都一样,都用哗众取宠的漫画、动画之类,都变成市场化语言,丧失掉了对专业的自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汤桦的三种画法显示出他的建筑探索:第1种强调建筑的挺拔形象——1980年代深深植根于中国建筑师想象力中的现代建筑的形象;第2种强调古典的立面秩序;第3种强调严谨的三维几何构图。对现代的追求、向古典传统的致敬、对建筑形式语言内在关系的重视——这些共同构成了汤桦对“寂静的形式”的探索。
邱慧康
线 上
邱慧康:作为晚辈,首先我想对汤桦老师等前辈表达我的敬意和关注,也对其关于建筑设计的执著和坚持表示由衷的赞叹。其次,方站作为此次展览的承办方,我也深感荣幸。从学生时代至今,我已关注汤桦老师三十多年了,不管是对其作品的观察,还是从今天汤桦老师的讲座中,都可以感受到他作为明星建筑师,又是表现主义、理想主义的典范代表,对于形式的执著和内在含义的追求;从阅读汤桦老师的建筑作品,可以感受到他作为设计师,其作品在商业化大潮中有坚持、有立场,同时又可以维持入世的平衡,在商业化建筑中做出好作品,保持正直的方向性,这是值得让人钦佩的事情,也是其基于对建筑设计的追求和热爱,始终如一的职业素养,为后辈建立了典范。
刘晓都
现 场
刘晓都:其实之前有参观了汤桦的展览,我觉得我对他的作品有一半是我熟悉的,刚才我也听了刘家琨老师和朱涛老师对汤桦的一些观点看法,我觉得我也没什么可说的,就是过来给汤老师站站台。刚才说到了我九七年来深圳,直到现在其实跟他还有很长时间的一个交集或者说交往。当时我们上学的时候,汤桦的名声都传到北京了。当然是跟当时第一届的中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比赛有关系。我来深圳的时候其实已经听过很多的轶事。据说重建工是一个很传奇的学校,尤其是在汤桦到朱涛这个时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状态,确实带有四川蜀地的那种生猛的力量。所以在我们那边经常都是一惊一乍的。例如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建筑,都通过建筑学杂志传到我们这边。实际上建筑学的影响从一个很内地的地方走到了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建筑思想上的前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汤桦从那里来深圳这么长时间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是我觉得他有一个执念。我觉得跟刚才家琨说的他天赋上就存在很强的形式感是有联系的。我觉得家琨和朱涛他们说的都特别真实,是对汤桦的一个肯定,一个总结性的东西。家琨也说了他沉寂一段时间的这个事情,其实隐隐约约我也有一点感受。最近好像突然又呈现了爆发的趋势。其实一个建筑师如果真的对建筑上这件事情在意的话,都要面对这样的一个选择。相信我跟汤桦在建筑观上的很多选择是有所区别的。比如说我一看汤桦的作品,我觉得汤桦的作品做得漂亮,很帅,一条线400米呈现出来了。他的这种形式感是很强烈的。如果是我们做的话就不会出现像他那种特别帅气的东西。尤其是我发现他越来越帅(笑)。他在建筑上安静的那一面表现出来的那种力量,我觉得作为一个建筑师我是能感受到的。其实朱涛他说了很多什么透视啊,什么两点啊,还有轴测这些,说到底就是同一个东西,就是对建筑学的一个很真切的认知。建筑学有很多个不同的方向,汤桦尤其是到深圳来之后对建筑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大家也要向汤桦学习。我也一直关注着他。
刘 珩
现 场
刘珩:作为论坛的唯一女性,我尝试从我的视角谈谈对汤桦老师创作的一点感受。记得去年万科找过我们,要在汤桦的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旁边,设计一个小美术馆。当时我一看到汤老师那霸气的四百米长线,我马上就意识到,如我们再用传统建筑手法来做,没戏。最后我们选择让建筑钻到地下,用地景艺术的方式化解和温柔了一把。在我看来,这是从女性角度去和谐这样一个“直男”一次有意义对话。都说建筑如人,每每看到汤桦的作品,都是满满的“直男”气质。前年一次的学校设计竞赛述标答疑环节,评委开玩笑地说汤桦方案很“法西斯”,为什么要这么硬朗和带仪式感,当时汤桦很认真地说,现在的90后男生几乎失去了他那个年代的血性和情怀。他希望用他的建筑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血性和荷尔蒙。这番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这正是汤桦心中挥之不去的建筑英雄主义。周榕曾经点评过汤桦和他的那个时代,“曾经怀抱同一个‘现代化’理想的乌托邦共同体坍塌已久,而‘现代化’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成了轻舟已过的万重山中一座不再重要的峰峦。”而汤桦,依然是那峰峦坚定的守望者。
张 斌
现 场
张斌:我正好在午饭前看了这次展出的模型和图画,其实前面有一个话题,汤老师是重建工多少代学子的偶像,其实我觉得不止重建工,刚才汤老师放到他那张社区的图我也很激动,因为那张图是我在读书的时候仔细琢磨过好几遍怎么画这样的轴测图。同时这当中有一个话题,汤老师这些年做了很多“大建筑”“,“大建筑”不是尺度大的建筑,是正式建筑,是对场地和地域有重要影响的建筑。但是我个人并不把汤老师的建筑当作是一种多么男性化,性别上多么单向的建筑。因为我认为汤老师的建筑往往有大号的形式,但是它往往不是实体。包括那个400米的房子(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因为建成之前我看到过图,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个话题把我带回到那个年代,汤老师是聚焦于建筑形式的探讨,是改开时代建筑师的典范,而且这个典范是奠定了中国改开之后的当代建筑学的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实际上是由形式探讨和建筑学内部的建构去介入社会实践当中。就像前面讲过的我本科着迷过的那张轴测图对我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来源于两点:一个是片段性,现在汤老师现在的很多作品中,我还能看到片段性;还有一个是叙事性,这是在汤老师学生时代就表现出来的,这么多年好像还能看到的叙事性我觉得哪怕放在当下的中国,也还是会有它吸引人的地方。我是80年代末上大学的,汤老师代表的是80年代思想最活跃的那一代建筑师,因此两代建筑师共享了很多话题。对城市我感觉到汤老师喜欢的是一种魔幻世界,不是一种连续性的世界,或者说这个话题,我觉得很有趣建筑学进入到中国当代的话语当中,我们的城市是看不到连续的,因为这么多代下来我们的城市有很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现在近几年汤老师的很多作品中我可以感受到,比如汤老师云阳的那个作品。汪原老师刚刚那个问题,我可能从来不会依靠做模型去做建筑,基本上建筑是靠图和空间的操控去发生关系。
冯 江
现 场
冯江:对于“寂静的形式”的理解,我认为汤桦老师的“寂静”不像西方,北欧的“寂静”是带有爆发性的,而汤桦老师的寂静是更内敛的。汤桦老师提到的Peter Blundell Jones(彼得·布伦德尔·琼斯)从人类学的角度关注被遗忘或者沉默的现代建筑师,例如Hugo Häring(雨果·哈林)、Hans Scharoun(汉斯·夏隆),由此理解了“静默的形式”和汤桦受邀赴英展览的原因。说说汤桦的“形式”和“形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建筑摆脱了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风格争论,进入理形时期,汤桦的几何形式操作脱颖而出,效果图所选取的虫子视角展示了“卑微视角中的崇高”。至于400米长的近作,按“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说法,已经不是形而是势的问题了,让人更怀念汤桦早期图中的黄太阳、远山和地平线,那时的“势”极大,无法用建筑来充满。
展览信息
活动回看
交通指引地铁:留仙洞地铁站C出口
公交:中兴人才公寓东站下车步行400米驾车:打石二路与创科路交汇处
- 相关阅读 -